2019年2月
川港青年公益事業發展中心與“林蔭公益”開啟戰略合作
2019年1月23日,川港青年公益事業發展中心與成都林蔭公益服務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圍繞“公益”主題,攜手川港兩地青年,在更大範圍內,開展更深層次的交流、合作、實踐。
“林蔭公益”理事長、曾出席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大會、聯合國青年代表大會、聯合國國際青年日大會等國際性會議並發言的鐘李雋仁表示:“主題鮮明的川港青年互動交流活動意義重大,很高興雙方能開啟戰略合作,讓更多的川港學子受益。”
1月23日下午,由成都林蔭公益服務中心主辦,川港青年公益事業發展中心承辦的第三屆“林蔭未來”青年成才公益訓練營開營儀式暨川港青年公益事業發展中心與成都林蔭公益服務中心戰略合作協定簽約儀式在四川長江職業學院舉行。來自英國新特蘭大學(香港)的17名香港青年和訓練營的70名四川省優秀高中學子進行了分小組、圍繞公益文化、公益精神等為主題的互動交流,這既幫助林蔭學子開拓眼界、拓寬思路、提升能力,也讓香港青年走進內地、瞭解國情、增進認同,促進川港青年攜手共進,共創未來。
四川省紅十字基金會理事長劉國平對川港青年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組織策劃的“川港青年攜手做公益”這一項目表示了高度認可,同時,也肯定了“林蔭未來”訓練營項目對開拓高中學子眼界的獨特作用。“四川長江職業學院的川港青年交流項目非常有特色,期待讓高中學子也加入這個項目,從中受益。”
注:
川港青年公益事業發展中心成立於2017年3月,旨在通過搭建川港兩地之間的橋樑和紐帶,開展川港青年公益活動,擴大公益群體與範圍,提升公益成效與影響。中心自成立以來,已組織來自香港大學、香港星學匯等香港高校、社團的500余名香港青年入川,與來自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師範大學等的四川高校青年合作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義教等公益活動。
成都林蔭公益服務中心是由民政部制牌、成都市民政局直管的社會組織,團隊成員由海內外優秀大學生組成,致力於通過建設貧困地區網路教育公益班等綜合舉措,緩解教育資源地域與代際差異,推進精准扶貧政策落實與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漢語普通話研習與文化交流”課程團已启动招募工作
在本會的的推動下,明愛專上學院與四川高等院校合作的“港標課程”(依據香港資歷架構、按照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要求而設計的課程,採用異地或兩地授課模式)已步入第四年。
“漢語普通話研習與文化交流”課程一經推出,就受到了香港同學的廣泛歡迎,每年報名人數都呈現成倍增長,去年原定開設一個班,卻有100多名同學報名參加,最後錄取65人,分設二班。課程包含了4月份在香港的課程及5月份在四川成都的課程。
反響如此熱烈,基於兩地院校多年來的合作與不斷完善課程,加之前期參加過“漢語普通話研習與文化交流”、“中國金融服務簡介與交流”等合作課程的師生口口相傳。
作為川港兩地教育課程的創新與探索,我會將繼續推進两地“成效為本”合作課程的建設與發展,也歡迎更多的香港院校與機構參與進來,一同推進兩地“教與學”方面的創新與合作,惠及更多的師生。
香港學子積極報名第三屆“創新杯”BIM大賽網路賽
BIM技術被引入建築領域後被不斷推廣,近年來,四川長江職業學院在建築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不斷探索BIM技術與教學、行業的接軌。學院擬於2019年4月前舉辦第三屆“創新杯”BIM大賽網路賽,希望借助比賽加深各高校對於建築信息化的認識,加快推進BIM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培養一批高品質、高水準、熟練掌握BIM技術的青年人才。學院向川港兩地高校發出了邀請函。近日獲悉,香港專業學院(IVE)建造工程系高級講師盧德祥對比賽十分感興趣,他積極組織學生報名參加。截止2019年2月12日,學院共計收到9組香港學生的比賽報名表。期待香港學生與川內學子將同台競技。
“四川之友協會搭建川港青年交流平台”
——節選自《龍週》第70期
四川之友協會會長韓瑾本身是四川人,來港逾25年,從事教育工作。他早前在位於尖沙咀的會址接受《龍週》訪問時,回憶起當初創會的原因時說: 「我覺得應該有一個專門的組織讓港川青年人互相交流。香港年輕人如果對內地感興趣的話,我們可以帶他們去看看;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四川人想來或者已經來到香港工作、讀書,我們可以提供支援,讓他們更認識香港。」於是,韓瑾和一群喜歡四川或有着四川背景的熱血青年在2012年成立了四川之友協會。從名字就知道,他們想為港川兩地搭起一座友誼橋樑。
協會成立初期,定位兩大元素:青年、教育,2013年起積極與各大專院校合作舉辦兩地學生交流團,至今已組織超過250個交流團,規模由小到大,而每次四川同學來港,韓瑾也都不遺餘力親自接待。他笑言:「190團四川學生來過香港,中環我都走了190遍!」
助港生四川實習創業現時坊間舉辦交流活動的團體多不勝數,單純的參觀或講座已難成賣點,所以四川之友協會在舉辦活動時,每年都會加入新元素,例如強調雙向,要求港生到訪四川時獲當地學生接待,同時亦會保證接待的學生回訪香港,讓兩地學生能保持互動,成為長期朋友。「我們希望兩地學生不單能交朋友,還能成為學術、生意夥伴,有些後來更成為了情侶結婚!」韓瑾說。另外,有見近年不少香港青年有意擴展工作市場到內地,協會在2014年起也加入實習元素,提供一條龍的服務。韓瑾說: 「許多學生以交流為開端,到四川配對實習崗位,之後樂意到當地找工作甚至創業,於是我們建立了『港川青年創新創業社區』,協助他們各方面的需要。」協會舉辦的交流團亦會特意加入慈善元素。他表示, 「當年汶川大地震,香港人捐款達100億賑災,四川人一直很感激。所以我們會帶領香港同學去做公益、義教活動,讓他們看到四川的先進一面,也能看到貧窮落後的一面,感受一個多元化的四川,啟發思考。」韓瑾留意到,不少香港青年透過交流改變了對內地的印象,擴闊了眼界,對自己的未來規劃也有了更大的空間。
提起四川,你會想起哪些關鍵詞?麻辣火鍋?熊貓?還是汶川地震?到過四川旅遊的港人不少,但隨着中港關係愈來愈緊密,川港之間又何止停留在吃喝玩樂?這些年,兩地年輕人在文化、學習和工作上原來有多方面的交流互動,而四川之友協會可說是為他們搭建平台的幕後推手。未來着重教育合作踏入新一年,四川之友協會除了一如既往籌備交流活動外,也有新的計劃,就是與本港一些大專院校合作籌辦課程,組織學生到四川修讀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