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
回歸二十周年 活動高潮连连
6月6日,XF1712成都工業學院訪港團來港,參加了香港慶回歸20周年青年
系列活動啟動禮。鳳凰衛視副台長吳小莉主持,張曉明講話。同學們還找到了
主講嘉賓敦煌研究院原院長樊錦詩和全國政協委員龍子明合影。
四川之友協會(香港)也是聯合主辦單位之一。
這邊廂,成都的活動也高潮迭起。在四川長江職業學院舉行了
“川港攜手作公益 七箭連發慶回歸”啟動禮。在“感恩香港 回眸四川”的
主題下,今年夏天,七支香港高校的青年學生到四川開展支教、
基層健康關顧、老人護理、環境保護等公益活動。這些同學來自香港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演藝學院、香港嶺南大學社區學院、
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學院等,他們將與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師範大學、阿壩師範學院、成都工業學院、四川建築職業學院等
七所大學的同學一起,下基層、走農戶、進學校,
開展不同內容的公益活動。
2008年四川地震,香港各界捐助100億港元幫助災後重建。
川港青年將攜起手來,用愛心用行動搭建起另一個軟體100億元,
共續川港兩地這一特殊情緣。
“七箭連發”之成都義教暨文化交流團(香港城市大學)
2017年5月17日—24日,由“四川之友協會(香港)”主辦、
“四川長江職業學院”承辦、“四川高校香港學生聯合會”協辦的
香港城市大學成都義教暨文化交流團于24日圓滿結束,
是次活動亦屬於“七箭連發”主題公益活動中的“一箭”。
本次義教的對象為成都市龍泉驛第二小學, 在義教現場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與龍泉驛第二小學學生已經融為了一片。為了避免香港同學語言溝通上的問題,四川長江職業學院及龍泉驛第二小學亦安排志願者在一旁協助。另外,結合義教主題,
同學們還走進四川省群團服務中心,了解四川的社會(公益)組織的發展情況,並與四川護理學院分享義教相關經驗。
在完成義教活動之后,香港城市大學的同學也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一下成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古今。當中,同學們參觀了都江堰、
走進了512汶川地震震央遺址——映秀 鎮,也走進了不同的機構,體驗內地的“雙創”氛圍,在最後一天,香港城市大學也參觀了剛落成不久的香港城市大學成都研究院。
臨別之際,龍泉驛第二小學學生代表向香港城市大學的同學們贈
送了自己寫的毛筆字留念,香港城市大學義教暨文化交流團團長林敏暉則總結了本次行程并向孩子們贈送了紀念品,依依惜別。
“七箭連發”之走進社區服務長者公益團(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6月5-9日,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走進社區服務長者公益團赴川服務。 為了做好是次公益活動,四川長江職業學院的工作小組曾三次赴安德鎮敬老院協商、踩點,並建立“WECHAT群”不斷溝通。
是次公益活動,特色是與四川管理職業學院的同學一同進行的。所以抵達次日,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先拜訪了四川管理職業學院,參觀特色鐵路實訓室、模擬駕駛鐵路機車,參觀學生公寓、共同就餐,共同進行文藝活動認識並熟悉,為港川兩地師生在安德鎮敬老院从事公益活動做好了鋪墊。
之後,到敬老院后,香港同學和敬老院老人一起包餃子,表演節目,香港同學帶來原汁原味的歌曲《海闊天空》,老人們則演唱了歌曲《打靶歸來》,四川的同學則演唱了《感恩的心》、《報花名》並表演了舞蹈《阿詩且》等,贏得掌聲不斷,氣氛融洽溫暖。
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的師生對此次四川之行表示滿意,感覺收穫很多,並非常有心地贈送了極具吉祥意義的“長洲島平安符”給四川的同學。
“漢語港標課”在川順利結課
2017年7月1日將迎來香港特區政府成立20周年紀念日,為助推香港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四川長江職業學院為香港明愛專上學院的本科學生開設了一門計入學分、分川港兩地實施教學的“漢語普通話研習與文化交流”通識課程。
一個月前,“漢語普通話研習與文化交流”課程在香港開課。自去年12月開始,這種包含了理論知識學習、文化交流、實地考察的授課模式受到香港學生的喜愛,截止目前,已有70余名香港學生先後在川港兩地學習《光傳輸技術》、《中國金融服務概論》、《漢語普通話研習與文化交流》等課程。
除了上課,香港明愛專上學院漢語普通話課程團的39名師生還與 來自香港城市大學愛心支教團的22名學生一起走進四川護理職業學院,開展“與子同袍,共慶回歸”川港青年學生文化交流活動。心臟驟停搶救交流環節,川港兩地同學演示胸外按壓、人工呼吸,異物堵塞口腔處理等技能,並講解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口令清晰、技術規範,充分展示了他們訓練有素的急救水準。
明愛專上學生分別學習國畫和傳統書法基礎知識、傳統音樂、樂器和民族舞蹈,以及中國傳統茶文化、食文化等,並體驗民族風情和文化,特別是四川的藏族和彝族舞蹈、川劇變臉等。
香港同學們表示增長了很多見識,非常開心能近距離欣賞到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之美,而且課程活動的形式新穎,受益匪淺。另外,此次活動也為川港青年學生架起了友誼的橋樑。
無論是古人說的“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還是“詩和遠方”,都令同學們更加明白:學習和旅行一樣,是人生不懈的追求。在路上探索世界,認識自我,交流文化,結交朋友。